2008年11月14日 - 【三福】. (名數)三種之福業。一、世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持十善戒。二、戒福,持三歸五戒乃至具足戒。三、行福,發菩提心,而行佛道。觀無量壽經曰:「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又】俱舍 ...
淨業三福-個人修學的基礎】 淨業三福一共有三條,佛在結論上說得很清楚,這個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話非常的重要。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換句話說,十方.
三福淨業,又稱作淨業三福,語出《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是一切欲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當修。亦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孝道[编辑]. 百善孝為先此為世間之正理,也是大乘行者之基也。「成佛之後。入王宮而昇父棺。上忉利。而為母說法。示佛道不捨孝道也。」若有人不孝父母,輕慢師長,不順孝道,是人若稱言能修慈心,能修十善者一無是處, ...
74 小故事大智慧上冊/小故事大智慧下冊(2015年03月修訂出書檔) 蔡禮旭老師講述/華藏講記組彙編 2006/10/18 3.6 MB
淨業三福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傳淨居士整理. 前言. 佛法的本質——教育. 佛法的教育 宗旨——闡述宇宙人生的真相. 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為. 修行的基礎—淨業三福 ...... 佛教給我們從這個地方修起,所以十善業是我們對人、對事、對物的標準,依照 這個標準,修正我們一切錯誤的觀念、言行,奠定人天福德的基礎,以這個基礎再向上 ...
2001年9月29日 - 我們修行究竟從哪裡下手?這就是印光大師的話,「敦倫盡分」。「倫」是五倫,五倫是天然的秩序。我們中國人常講「道德」,什麼叫「道」?倫理是道,這是自然的秩序。我們從人類來說,男女結合是「夫婦」,五倫從這裡開端。有夫婦而後你生下小孩,這就有「父子」。小孩多了的時候,這就有「兄弟」。進入社會,就有「君臣」,就 ...
弘一法師與念佛法門 內容提要: 弘一法師於佛學研究造詣精深,究明律學,傾心華嚴,深入淨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弘一法師對淨土宗的念佛法門非常重視。他特別重視明代蕅益大師的佛學思想,對蕅益的念佛說佩服至極,又與當代淨土宗 ...
淨宗修學科目:. 一、三福:. 1、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2、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3、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二、六和:.
《觀無量壽經》中世尊對〈淨業三福〉的開示:「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1),奉事師長(2),慈心不殺(3),修十善業(4);. 二者、受持三歸(5),具足眾戒(6),不犯 ...
淨業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孝順是一種人際關係第一個「孝養父母」,我們有沒有做到?這句話非常不簡單。我們對於父母在生活物質上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