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学运动-指“五四”时期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活动。文学革命问题最早于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展开讨论,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明确地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启蒙的新篇章,还在于它作为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受到知识界广泛而持久的关注。 ... 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部分爱国绅商学界人士主张“和平改革”的政治思想特点。1915年新文化运动初起的阶段,《东方杂志》的态度一度趋于保守,曾经受到过《新青年》的批评。
從連雅堂的背景及創辦動機,可知雅堂書局與文化、中央不同之處,就在其更偏向舊學 經典的引進,於保存漢學的目的上用力更深,故店內經史子集等線裝書的選擇,由連雅 堂親任,成為雅堂書店的最大特色,不論質、量都無出其右;政治、經濟則由時在日本 慶應大學經濟科就讀的連震東(連雅堂之子)負責,另由張維賢負責哲學、劇本,並共同 決定 ...
今天的瀑布倒只平常,但瀑布上面的峰巒草木卻是奇觀。所有崖石都是磷陶聳削,紫黛蒼蒼,且每石必伴一松,松之妖嬌挺秀,只有宋元人能傳其神。石隙常有披離細草,迎風欲舞,這恰是在梅瞿山及石濤畫黃山山水上常見的特點。不想今天都看到了。細較凌氏各樣不同遊記之作,此段純寫景,可說是上乘之作,須具特殊書、畫之才思,不能隨此意境 ...
對創辦新式學校的港英政府及教會來說,他們的目的或在於培養親近殖民地當局的 華人菁英,或在於培養較容易進入中國內傳教的華人傳教士,但對大部分進入新式學校 就讀的華人來說,學習英文以順利取得洋行買辦和中下層公務員等工作機會,才是他們 的目的。也因為這種就業取向大於追求學問的情況下,直到十九世紀末以前,雖曾有第 八 ...
2017年2月9日 - 通過《新潮》,可以看到羅家倫與《新青年》主導的新文化運動,尤其是同胡適新文化運動思想的互動,羅家倫響應文學革命的第一炮《什麼是文學?
2009年5月3日 - 台灣文學民主生根五四運動思潮功不可沒 ... 除台籍菁英外,反對馬克思主義而不見容於中國共產黨的五四健將胡適、傅斯年、羅家倫、蘇雪林等也 ...
2014年3月6日 - 們有的把從五四時期開始的新文學運動說成是明朝「公安派」和「竟陵派」的繼承. 和發展,… ... 新文學運動「追源溯流」與「旁敲側擊」之理據,再由其有關桐城派古文與八股文的見解, ...... 失敗之後,他們便成了白話文學運動的健將。 88.
论者朗天在香港《明报》上最近一篇专文指出,中国五四运动时期不少新文学运动健将,都受过尼采感染。尤其是鲁迅,更一度有“中国的尼采”之称。(鲁迅后期被认为倾向 ...
像是在台灣傳播中國新文學的健將──張我軍就為使用. 「中國白話文」的 ... 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的張我軍,在台灣引介中國新文學理論最多,並且在一九. 二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