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架構 ‧前 言--金融資產的分類及適用準則 ‧證券投資的分類及會計處理 ‧證券投資--續後衡量 ‧證券投資--財務報表之表達 ‧證券投資--減損認列 ‧IFRSs證券投資之會計處理實例
備供出售金融資產. B.現金. 股利收入. 現金. 採權益法之長期股權投資. A.現金. 以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 B.現金. 股利收入. 收到股票股利. 不作分錄,註明增加股數,並重新計算每股帳面價值. 年底評價. (公平價值法). A.市價下跌. 金融資產評價損失. 交易目的金融資產. B.市價上漲. 交易目的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評價利益. A.市價下跌.
非交易目的. 公允價值. 其他綜合損益. 不認列. 具重大影響力. 權益法. 不認列. 股票. 控制力. 權益法且合併報表. 不認列. 應認列. 3.證券投資之重分類. 證券投資之重分類,依據IFRS 之規定,僅在企業改變金融資產的經營模式時,才能重分. 類。由圖5 中得知,債務證券(債券)才會有因經營模式不同,而採不同的衡量(評價)方法,. 權益憑證( ...
交易目的金融資產—選擇權. 15,000. 手續費. 200. 現金. 15,200. 15, 200. 說明:認列購入選擇權$15,000,手續費$200則認列為當期費用。 註:以公平價值衡量且公平價值變動認列為損益之金融資產,其交易成本於原始認列時. 應作為當期費用。 95/12/31. 交易目的金融資產—選擇權. 10,000. 金融資產評價利益. 10,000. 10,000.
企業得分類為交易目的之金融資產或金融負 債,僅限於以下三類:(1)其取得或發生之主要 目的為近期內出售或再買回;(2)其屬合併管理 之一組可辨認金融商品投資之部分,且有證據 顯示近期該組合實際上為短期獲利之操作模
2013年1月10日 - 金融資產原始認列時應以公允價值衡量。 但後續非按公允價值衡量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尚應加計取得的交易成本。 歸納公報原文和上述兩本國內權威會計教科書之說明, 交易目的證券投資之手續費應作為當期費用處理,不列為投資成本。 台灣34、36號公報現在已不再適用, 所以之前的作法:可作當 ...
攤銷後成本法. 二、金融資產投資分析表. 金融資產投資─股票:. 會計科目. 購入之. 附加費用. 同年度購入. 同年度收到. 現金股利. 年終評價. 經常交易目的金融資產. (3 個月 ... 未實現損益。(將相關之「未實現損益」轉列「保留盈餘」). 處分時相關之交易成本(手續費等……)應認列當期之「費. 損」。 權益法之長期股權投資(若期中出售):.
交易目的. 公平價值法. 備供出售. 攤銷後成本法+ 公平價值法. 債券投資. 持有至到期日. 攤銷後成本法. 二、經常交易目的金融資產——股票(流動資產→3個月. 以內會再出售). 成本之認定:包括購價,但附加費用(佣金、稅捐、手續費等)可. 列為當期費用。 在投資年度收到被投資公司分配之股利時:. 現金股利:現金. ×××. 股利收入.
交易目的金融資產 (1)取得成本:證券購買價格,交易成本視為當期費用。 (2)持有期間處理:◎收到現金股利視為股利收入。收到股票股利僅重新計算每股帳面金額 ◎ 不做攤銷。 ◎期末須做評價。 (3)處分損益計算:依處分日之公允價值重新評價,處分所支出之手續費列為當期費用。 4.備供出售金融資產 (1)取得成本:購買價格及交易成本
: : ※ 引述《omg666 (歐買尬~)》之銘言: 三十四號公報第90段(原始衡量):非以公平價值衡量且公平價值變動列入損益之金融資產 (交易目的 或 指定以公平價值衡量)或金融負債,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