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箋註 丁福保居士著 六祖壇經箋註序 六祖壇經箋註後序 箋經雜記十四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略序 壇經序 行由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疑問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禪品第五 懺悔品第六 機緣品第七 頓漸品第八 護法品第九
释具行法师(1876-1924),名日辩,云南大理人。幼失依怙,入赘曾氏。虚老至鸡足山,师全家八人皆在寺务工,渐生信仰。宣统元年(1909),师领其妻、子、侄、弟、嫂、岳母等全家八人同礼虚老剃度受戒。自是,日则种菜苦行,夜则礼佛、拜经、坐禅 ...
三、拜佛消業障 誰是真正有福之人?所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個人有福報。對自己要嚴格,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如果煩惱習氣深重,古德教我們用拜佛懺悔的方法消除業障,萬緣放下,每天禮佛三千拜,這個方法有效。
四大菩薩 (無上的智慧—文殊菩薩)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五日於香港九龍政府文化中心 一、智慧的意義 二、智慧的類別 三、智慧的證得 四、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薩的本跡 四、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薩的功德
2014年8月26日 - 具行每日自动操作各种劳役,专诚一心勤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也不和任何人讲话,耳患重听,一般人都称为聋子和尚。
话说当下方腊殿前启奏愿领兵出洞征战的,正是东床驸马主爵都尉柯引。方腊 见奏,不胜之喜。柯驸马当下同领南兵,带了云璧奉尉,披挂上马出师。方腊将自 己金甲锦袍,赐与附 ...
濟公活佛正傳 濟公活佛 降 詩曰:浪跡西湖留聖名。瘋顛抹相吐心聲。 禪宗頓悟明真性。教外別傳得者成。 又詩:酒中笑語蘊禪機。鬧得俗僧說是非。 打破空門形相事。無塵何必著僧衣。 又詩:聖德寶宮濟佛來。
修行略傳 --虛雲老和尚的徒弟「具行」 - 清光緒三十三年,有一個其貌不揚的樸拙青年,穿著一身襤褸的鄉下土裝,來到雞足山祝聖寺求見虛雲長老,住持祝聖和尚問他:「你是誰?求見虛老做什麼?」 那鄉下青年說:「我今年二十歲,是雲南鹽源人氏 ...
西方確指序 丁未夏過雪山和尚方丈。和尚出一書授 (余) 曰。此寶筏也。且緣起甚奇。明末時。吳城八友同修 [糸-八] 門。日請乩仙以談其術。於卒也。有仙至。所談與諸仙異。因日事之甚狎熟。久之。
紅螺比丘達默造鈔 便蒙鈔自序 夫彌陀要解一書。大有功效於淨土法門中也。言言見諦。語語真誠。顯理則徹性徹相。雙眼圓明。談事則吐心吐膽。肝腸盡裂。破緣影之虛妄。暢四土之唯心。掃權小之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