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對經濟成長之貢獻,從經濟立場來說,包括產品貢獻,因素貢獻,以及市場貢獻等三大類。台灣是以農立國,台灣剛光復時,是農業社會,經濟非常貧窮,農業生產力很低,農業政策的目標為提高土地生產力,所以透過實施公地放領、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政策,終於農業生產力大為提升,不僅確保糧食安全,還可外銷歐美、日本等國 ...
一、 台灣農業發展歷程. 回顧台灣農業發展歷程,在一九五0年代,由於糧食不足,農業施政的首要工作是改善生產環境、引進新技術等提高生產力的措施,以達到技術效率;一九六0年代,國內農業生產已達自給自足而有餘的階段,逐漸累積資本,政府開始鼓勵農民種植經濟作物,並積極開拓國外市場,以追求價格效益與市場效益,而且為 ...
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 PDF 本會中程施政計畫(106至109年度) 107年度施政計畫(草案) 106年度施政計畫 ... 廉政資訊 專區 常見問答集 交流園地 會內資訊 便民服務 民眾申辦案件電子表單 交流園地 ...
( 三) 運用實體通路優勢,發展農業金融交易平臺,並透過集體議價及異業合作聯盟 發展新種業務,已為農業金融發展新趨勢。 二、 國家發展總體檢( 問題檢討). ( 一) 專案農貸過去以支應農業初級生產、個別農漁民為主,發展有限,應配合農業政策 目標,調整專案農貸支應範圍。 ( 二) 近年來天然災害及疫病發生的強度及頻率不斷 增加,平均 ...
目前正值邁入21世紀之際,中華民國農學團體聯合年會以「21世紀農業發展新策略」 為中心議題,並探討我國農業政策與農業法規,實有深刻之意義。 以下謹分別就台灣 農業發展政策之回顧、當前農業政策重點與農業發展條例之修正、新世紀之農業發展 情勢與面臨問題,以及邁向新世紀之農業政策方向等四方面提出說明。 二、台灣農業 ...
壹、前言. 「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人人日進三餐,能說與農業無關?」農業是 國家發展的根基,維繫著國家安全、國人生活及生態保育的重責。隨著經濟快速成長, 農業占GDP比重降低,各先進國家仍然相當重視農業。面對21世紀全球化、地球暖化 及能源糧食潛在不足之新情勢,農業與糧食、人口、能源、環境等問題息息相關。
台灣農業面臨全球化競爭與挑戰,農業施政需要加強整合、創新與改革,並透過行銷, 注入活力,將傳統農業發展為高價值產業。因此,農委會規劃推動「新農業運動─台灣 農業亮起來」,將農業施政延續、修正、創新,跳脫傳統思維,改變農民、消費者與政府 的觀念及作法。 農民:農民應體認品質是唯一的競爭利器,生產安全、高品質的 ...
2015年10月27日 ... 上個月底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發表農業政策,宣誓要透過補貼、產銷政策等轉型 ,提高農業競爭力,日前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下鄉雲林則提及,將藉推動六都 營養午餐吃有機,翻轉農業現況。 不過這些政見看在今天發表「台灣農業政策9大堅持 」的台灣農村陣線眼裡宛如「小農盲」,「目前國民兩黨提出來的農業 ...
農業政策. 2016-09-08 10:46. 只靠補助的稻作政策行得通嗎? 聯合國:無法挽救稻 農收益. ※編按:農糧署推動的「稻作直接給付」政策在今年5月試辦上路,有別於以往 的保價收購,讓稻米價格在自由市場競爭,提升高品質稻米的價格,鼓勵農民轉型 升級。然而,新政策真的能夠協助台灣的稻作產業轉型嗎?除了補助,還能怎麼做才 可以 ...
肆、推動策略. 一、加強有機農產品生產技術及資材之研發,邀請學者、專家組成「作物有機生產技術服務團」。 二、推動有機農產品集團區栽培,並先行選定花東縱谷推動有機蔬菜、有機米專區及有機村,以擴大有機農業經營面積。 三、訂定年度有機農產品抽驗及後續作業流程,加強田間及市售產品抽驗,落實有機農產品品質安全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