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技監王明來. 一、與友邦分享台灣經驗. 過去50年來,台灣以有限的資源,正確的經濟發展政策及人民的勤奮努力使每人國民所得由不足100美元增加到1萬5千美元所締造的經濟奇蹟,是舉世所譽的「台灣經驗」。其中最為關鍵的是以小農為基礎透過技術改進增加農業生產,再將之外銷賺取外匯發展工商業之「以農業發展工業」之 ...
我國之整體經濟,早期以發展農業為主,再由農業扶植工業,從工商業帶動經濟全面 起飛,發展歷程是循序而完整的,這正是國際間所稱道之「台灣經驗」,現已成為眾多 .... 者為1995年成立之農業技術合作專家小組(Agricultural Technical Cooperation Expert Group),盼透過農業技術協助,改善生產能力,增加糧食種類及提高糧食品質 。
農委會技監王明來. 一、與友邦分享台灣經驗. 過去50年來,台灣以有限的資源,正確 的經濟發展政策及人民的勤奮努力使每人國民所得由不足100美元增加到1萬5千 美元所締造的經濟奇蹟,是舉世所譽的「台灣經驗」。其中最為關鍵的是以小農為基礎 透過技術改進增加農業生產,再將之外銷賺取外匯發展工商業之「以農業發展工業」之 ...
壹、前言. 亞洲蔬菜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亞蔬)、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以下簡稱亞太糧肥)及國際土地政策研究訓練中心(以下簡稱土策中心)係為總部設於我國之重要國際農業機構。對我國而言,該三機構將總部設於我國,對提升我國際農業地位、促進國際農業合作交流極有助益,且亦具有提昇我國農業技術之效。我國退出聯合國後,各 ...
個月二百元美金,是當時鄉長薪水的3倍之多,那個時候就有一個口號:『外交下鄉農業技術 ... 台灣所派出的農技團,主要是為了保住我國在聯合國上的席次及突破當時的外交困境。 但最後還是失利的原因,有幾點: 1.中共方面:
一般而言,當前我國進行海外技術合作之宗旨與目的仍為配合外交,加強我國與合作 ... 尤其台灣農業發展過程中曾面臨經營規模問題,我國成功進行土地改革,發展 ...
【記者陳怡君、黃惟伶台北報導】台灣的農業技術團歷史悠久,在外交替代役政策實行 之後,國內許多擁有農藝專長的役男也被派駐到各邦交國幫忙。在大約一年的時間 ...
文/李琢 簡稱「國合會」的「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是一個由政府出資運作的 專責援外機構,它源自於曾為台灣贏得許多國際友誼的「農業技術團」,並延續相同 ...
【記者陳怡君、黃惟伶台北報導】台灣的農業技術團歷史悠久,在外交替代役政策實行 之後,國內許多擁有農藝專長的役男也被派駐到各邦交國幫忙。在大約一年的時間 ...
2016年6月27日 ... 如果屬實那麼應該思考的是台灣農業外交為何式微,是人家的農業技術已有長足進步 不需要台灣協助?還是台灣無法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