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土石流的運動方式可以分成發生區、流動區與堆積區。 發生區的橫剖面形狀多呈V字形,谷壁崩坍的碎屑會大量堆積在這裡,所以四周的植生常顯得相當稀疏。 而流動區為U字形,通常位於山溝河谷流域的中下游,河床上會有河谷兩岸崩坍下來的碎屑物。 至於堆積區則多在溪流下游出口處,常形成沖積扇狀的平坦地形,表面與前緣 ...
臺灣因位於板塊交界帶上,地殼運動頻繁,因此地質相當脆弱,每逢颱風、梅雨等季節性的集中性豪雨,就容易造成山坡地的災害。加上都市土地利用已達飽和,人口不斷向山坡地遷移,以致山坡地大規模的開發,加速災害的發生。山坡地災害中又以土石流所造成之危害最為嚴重,每次發生土石流災害,不僅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 ...
土石流 (德語:Murgang),亦稱泥石流(Mud-and-stone flow、mud and rock flow或mud-rock flow)或 ... 地理災害 地震學 地震 海嘯 火山噴發 湖底噴發 板塊運動 地質學 崩壞作用 雪崩 山崩 ...
土石流之發生,除了降雨的因素外,並與地質環境有相當的關係。以臺灣處於非常不安定的地質環境中,山高水急,加上各項地質活動頻仍,使得自然的地質災害,如:崩塌、落石等習以常見。因此,土石流災害發生所需之土方不缺,此亦為臺灣土石流 ...
本專題邀請本校對山崩地滑或土石流各有多年深入研究的教授資源工程學系陳時祖 教授,土木工程學系李德河教授,地球科學系吳銘志教授,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詹錢 登教授及謝正倫教授等,撰寫有關這些自然現象的發生原因與形成之條件,檢討以往 的重大災害,並建議防止災害的有效措施,以供讀者參考利用。 台灣之大山崩及其 造成 ...
土石流的成因. 台灣地區山高水急、土石鬆軟,而且因氣候濕潤,所以岩石或建物受 風化作用較快,發生山崩或土石流是司空見慣的事,欲避免土石流造成的災害,最好 的方式應該是遠離坡度較陡的地區,並減少山坡地的開發,才能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 。 1. 常發生土石流的區域:. A. 陡坡邊緣:坡度較陡的區域或溪谷邊,因岩石受長期的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地址:南投市中興新村光華路6號,電話:049-2394300,土石流災情通報專線電話:0800-246-246 辦公時間:星期一~星期五AM08:30~12:30 PM13:30~17:30 系統維護: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
土石流災害之發生,乃因泥、砂、礫及巨石等地質材料與水之混合物受重力作用後 產生流動所造成之災害。其發生包括了三個要件:(1)充足的水量;(2)足夠的土方;(3 ) ...
土石流. 大綱. 前言; 土石流是什麼; 形成土石流之基本要件; 土石流的外觀特徵; 土石流的發生原因; 土石流帶來什麼災害; 怎樣才可以讓土石流災害減少; 研究心得; 參考 ...
97-2 優質通識課程「防災與生活」課程回饋單 活動: 蒐集一篇台灣發生過的天然災害案例並寫心得 內容:全班每人交一篇作業( 選擇一篇優秀作品分享 ) 題目:台灣的土石流災害 工三忠 4956063 陳威儒 台灣常見的土石流,主要是因為溝谷內原本己堆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