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橋」橋梁包含牽引道總長共計1133公尺,連接「板橋435藝文特區」及「新莊老街」,是全台雙跨距最長的鋼拱橋。橋上規劃了四座不同特色的觀景休憩平台,還有超人...
大觀書社國家三級古蹟. 板橋教育起源. 清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大台北地區發生大規模的漳泉械鬥,死傷非常嚴重,到了第二年慢慢緩和後,才好不容易和解。 林維讓、林維源兄弟是板橋漳州人的領袖,看到死去的親友或是傷重的鄉親們,心中十分悲痛,他們想,如果漳州人與泉州人的仇恨,一直不能化解,不僅僅是死者無法安息,活 ...
圖:枋橋建學碑 走出大觀義學,沿著北門路走,左轉文化路之後,便來到板橋國小的校門前。 板橋國小校園內有另一處國家三級古蹟-「枋橋建學碑」。來到校門口,正想詢問校警時,就望見校園大門內的右前方,豎立著一塊巨碑,正是我要探訪的建學 ...
同治二年(1863),板橋林家林國華的兒子林維讓、林維源兄弟,為了化解漳泉之間的紛爭,於是與泉州人莊正聯姻,並共同創辦「大觀書社」;希望藉由教育的力量和詩文的切磋交流,促進漳、泉人士的和諧團結。「大觀書社」後改名為「大觀義學」,免費招生授業且發生活費,以提攜清寒子弟就學。台灣割讓日本統治之後, 日人將「大觀書社」改 ...
大觀書社由莊正主講,藉由教育的力量化解了漳泉二州族群的衝突,並成為板橋教育 ... 板橋幼稚園,民國56年(1967年)改為大觀幼稚園至今,由財團法人大觀書社管理.
大觀義學碑記 大觀義學創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泉州人莊正倡建,漳州人林維讓、維源兄弟倡捐,共成佳舉。因義學的前面有大屯山與觀音山對峙,故名「大觀」, ...
2014年11月22日 - 2014.11.22(六)晴以前沒注意到大觀義學內右側牆上古碑記,下午來板橋辦事幾點時間欣賞一下~日前女兒在房間寫功課時,突然聽到地板傳來怪聲, ...
大觀義學碑記(按原碑文之排序). 程子曰治天下以風俗得賢才為本謂非必天下也即一都一吧亦然風俗必本人心關乎士賢才不遽得當培養而至成之然則化民成俗之原興 ...
2018年3月19日 - 板橋大觀義學位於板橋林家花園的北側,建於清同治12年(1873年)至今已有百餘年 ... 門樓內側的壁上有「大觀義學碑記」及「捐贈創建義學者名冊」。
2017年6月25日 - 枋橋建學碑、板橋林家花園、大觀義學(網路摘錄) 板橋國民小學的前身是「枋橋公學校」。最初,日本人在板橋設立公學校,就是設於大觀義學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