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建有臺灣桃園國際機場、高雄國際機場2個主要國際機場及臺北松山機場、臺中清泉崗機場2個次要國際機場,多數大城與多數離島地區亦設有 ...
布農族是台灣原住民當中,活動率最強,移動率最頻繁的族群,由於足跡曾踏遍整個中央山脈,故有「中央山脈守護者」的美譽。傳統布農族人保存了最純樸的南島文化十限原始保守。語於身處高山,四周隨時有難以預測的災難發生,而族群之間的關係又是敵對緊張。因此,對於自然界的威力與變化十分敬畏,故也產生了許多的忌諱、巫術、 ...
台灣原住民族當中,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 西元1952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 當代的知名音樂學者聽了之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 ...
布農族人的傳統生產方式以山田燒墾式的農業為主,主食為主要農作物的小米、玉米、甘薯等等,遇有重要祭儀與場合時吃的較為豐盛,平時則是很少吃副食。目前飲食習慣己轉變,多半以稻米、地瓜為主食。最重要的副食為採集所得的野菜、蕈類,其中樹豆可以說是布農人最重要的副食之一。樹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外表為黃色,與豬肉 ...
台灣的原住民中,我們可以透過語言、文字、音樂、舞蹈、信仰、儀式、風俗、. 習慣……等文化來了解一個民族的人文內涵,以及各族群經由這些文化所呈現出. 的一套思考與行為。全台灣的原住民中各有各的特色,布農族人的音樂-八部合. 音,是其他族群所沒有的,也是布農族最大的特色。布農族人所唱出來如波似浪. 的聲潮,那種合音 ...
布農族德文化與特色是台灣原住民當中,活動率最強,移動率最頻繁的族群,由於 足跡曾踏遍整個中央山脈,故有「中央山脈守護者」的美譽。傳統布農族人保存了最 純樸的南島文化十限原始保守。語於身處高山,四周隨時有難以預測的災難發生,而 族群之間的關係又是敵對緊張。因此,對於自然界的威力與變化十分敬畏,故也產生 了許多 ...
布農族(Bunun),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上, 現在的人口約四萬人。 著正裝的布農族人,鳥居龍蔵攝於1900年. 人口 41,343 (大英 百科全書2003) 居住地: 台灣 語言 布農語是傳統語言,有34,000人使用(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5)。 相關族群 和其他「台灣原住民」都屬於「台灣南島 ...
提供原住民族委員會官方發佈的消息與活動 ... 賽德克族人口約有9,771人(106年4月數據),擁有獨特的生命禮俗和傳統習俗,因崇信Utux的生命觀,而延伸出嚴謹的gaya/waya生活律法系統,並發展出許多特有豐富的文化,如文面、狩獵、編織、音樂、語言、歌謠 ...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一首「高山青」正是阿里山鄒族人的寫照。沈穩內斂的個性,高聳的鼻子,帶著幾分的驕傲與自信。是鄒族人給人的印象。鄒族人的傳統生計以農業及狩獵為主,由於禁止狩獵的法令限制 ...
計畫內容: 綜觀台灣國內外體壇的表現,原住民族選手的運動成就一直是備受矚目及肯定,於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多位原住民選手獲選為國家代表隊,且皆創下許多新穎的紀錄表現,驗證了原住民族具有優異的運動基因與潛能,若加以借重並發展其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