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五四文化運動),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蔡元培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儒家、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運動,涵蓋了民初在北京發生的一場深刻的文化政治示威運動五四运动。新文化運動標誌著中國知識分子顛覆中國中心主義,否認自身的文化價值,認同西方 ...
[2]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並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即為新文化運動濫觴。中國共產黨根據毛主席語錄堅稱五四運動以前的新文化運動是資產 ...
新文化運動 標誌著中國知識分子顛覆中國中心主義,否認自身的文化價值,認同西方文化以及 ... [11] 西方文明史教育致力於塑造一個本質主義的西方特性,通過建構國民的優越感區別 ...
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 ... 在新文學倡導期間,魯迅從事了大量新文學創作,寫成一系列膾炙人口,以反封建,揭露社會陰暗為題的小說,如、、 ...
基本介紹 新文化運動是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前後由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儒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
五四新文化運動在各方面影響甚鉅,因此如何闡釋與評價就變得眾說紛云,加上新知識份子在意識形態、政治利益上的分歧對立,使得五四的本質、成就的評價,也變成爭論的焦點。早在1915年,黃遠庸就稱五四運動為「中國的文藝復興」。
經過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聲勢進一步擴大,以各種實際行動參加或支持新文化運動的知識分子越來越多,新的社團、報刊風起雲湧。早在一九一八年即已組織"新民學會"、團結湖南革命知識分子展開反軍閥鬥爭的毛澤東同志,"五四" ...
2016年4月14日 - 眾所周知,在我國近代史,經歷了一系列黑暗的歷史事件。而這一系列的屈辱和壓迫,也促使了人們的反抗和鬥爭。新文化運動就是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轟轟烈烈的展開的。說起新文化運動,肯定都不會陌生。那麼,對於新文化運動時間又了解多少呢?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 ... 中文名: 新文化运动; 外文名: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性 质: 思想解放运动; 起止时间: 1915-1919,1919-1923.
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是1915年~1923年。前期是从1915到1919年, 后期是从1919年开始,大概于20年代结束,通常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结束的原因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想潮流,新文化运动宣传的资本主义思想已经落伍。 我们通常将新文化运动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1915年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