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 標誌著中國知識分子顛覆中國中心主義,否認自身的文化價值,認同西方文化以及 ... [11] 西方文明史教育致力於塑造一個本質主義的西方特性,通過建構國民的優越感區別 ...
版權所有 橫路啟子 指定教材: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施叔〈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的發展〉《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日據下臺灣新文學》 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以及新文學運動
擴大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歷史學家林毓生 教授 [27] 提到了五四運動的意識形態,認為其可分內容與思維模式兩個方面來看,其內容又可分形式與實質兩個層次。從形式層次上,五四人物喊出了如 ...
高舉「民主」和「科學」兩大旗幟的新文化運動在胡適、魯迅、陳獨秀等一批接受過西方先進文化思想的人的帶領下順利而有序地進行著。考究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就可以發現,新文化運動的發動並非偶然,它是有道理有基礎的,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 ...
五四運動的結果 北京學生罷課以示抗議,各地學生紛紛響應; 學生愛國運動席捲全國,上海、南京、天津等大城市掀起罷工、罷市、罷課的浪潮; 北洋軍閥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把曹、陸、章三人撤職; 中國代表於6月28日宣佈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一) 新知識分子的崛起. 1.始自:清光緒31年/1905廢科舉後. 2.組成:A.海外歸國的留學生. B.國內新式學堂畢業者. 3.推動新文化運動. A.背景:目睹共和不能上正軌,深感
B.新文化運動. 2.內涵:. A.新思潮. B.文學革命. C.學生運動. D.工商界的罷市罷工. F.新知識分子 ... 陳獨秀在創刊號上發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愛國運動 b.新文化運動. B.內涵: a.新思潮 b.文學革命 c.學生運動 d.工商界的罷市罷工. 2.時代背景: A.政治上:知識分子認為改革失敗,問題 出在傳統文化無法應變新 ...
新文化运动. 第 22 课. 1915---1919. 新文化运动. 1、背景. 2、标志、阵地. 3、代表人物. 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一、新文化运动. 的兴起.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主讲人:王涛. 注:本章PPT的制作参考了华东师范大学 宋进 教授的相关资料,特此致谢。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1.民国初年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