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傳統碾米機構造 1. 過磅、粗篩 一開始,稻穀經由運送來到碾米廠,會經由磅秤過磅確定重量。部分的尚未要碾製的稻穀,或已經碾製好的米,會堆放在碾米廠側邊以及後方的倉儲空間。要碾製的稻穀則從最右手邊的入口送進第一道升降機。
2017年9月29日 - 1 分鐘 - 上傳者:普鉅 礱穀機-稻穀脫殼機- 大島PMJ2-1小時460kg-
2017年9月25日 - 崙背地區這幾年積極找回先民曾流傳文化,從耆老口中得知為了使稻穀去殼,曾竭盡心思以竹子及紅土等材料製成「土礱」,可能是台灣已知最早的稻穀脫殼機,地方現將複製品放在詔安文化館展示。水稻在台灣栽種的歷史久遠,但許多民眾未曾見過早期先民是如何將稻穀硬殼去除,詔安客家文心館最近便展出台灣最早 ...
2017年9月25日 - 崙背地區這幾年積極找回先民曾流傳文化,從耆老口中得知為了使稻穀去殼,曾竭盡心思以竹子及紅土等材料製成「土礱」,可能是台灣已知最早的稻穀脫殼機,地方現將複製品放在詔安文化館展示。水稻在台灣栽種的歷史久遠,但許多民眾未曾見過早期先民是如何將稻穀硬殼去除,詔安客家文心館最近便展出台灣最早 ...
以前稻谷脱壳是用舂的,像捣药一样,重力可以使稻壳和米粒分离。据我娘亲说还有一个叫做碾子的工具,也是用石头做的,但是实在是找不到相关图片。 然后就是重复上面的豆类去壳的第三四步就可以啦。 所以一粒米来得多不容易啊,粒粒皆辛苦真的不是说着玩儿的。 噢忘了说麦子了。小麦是没有壳的哦,只有皮,而且是可以吃的, ...
我有時會跟著狗四哥一起碾米,先把一袋的稻榖倒進碾米機底下的槽內,啟動運轉後,機器會先把稻穀抽上去,然後篩過雜物,把稻草桿、枯枝或碎石等較大的雜物篩掉,避免卡住機器。接著篩過的稻穀會開始脫殼去糠,然後米糠會再被篩網篩掉,而稻殼會被風鼓從另一邊吹出去,最後跑出來的就是還參差不齊的白米。這樣的流程要反覆 ...
2014年7月28日 - 沒想到早期新屋也有戲院,可見以前也是很繁榮. ricestory12.jpg. 通常有稻田的地方都有草垺,在農收後農民會將收割後的稻草先「欉」(意即束起來),待曬乾後再堆起成「垺」。其用途除可用來起火,也可以拿來蓋在菜畦上。范姜古厝則為這一帶保存完整之古厝. 范姜古厝,為范姜家族的祖堂,是一棟具有客家樸實特色的 ...
2013年5月22日 ... 百年碾米機放置在三層樓的舊建築裡,完整的的木造結構是少見的大型木造碾米 ... 礱殼機是把稻米去殼成為糙米,由碾米機去殼後的會成為白米。
2010年4月6日 ... 柳營鄉民沈泉雄擁有果毅後地區碩果僅存的日治時代木造碾米機,目前雖然不再運轉 碾米,但保存良好,不拆也不賣,要當成傳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