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1844年10月15日生於接近萊比錫的 洛肯 ( 德語 : Röcken ) 小鎮,當時那裡隸屬普魯士的薩克森管轄。他的名字來自於當時正值49歲生日的腓特烈·威廉四世國王,這個巧合被他的父母視為是好預兆,不過後來尼采放棄了「威廉」這個名字 [3]。
亞里斯多德將他的哲學定義為一種「原因」,宣稱他的哲學是「研究真實宇宙原因的科學」。柏拉圖則是將他的哲學定義為「理念的科學」,理念指的是所有現象的基礎原理。師徒兩人都認為哲學是研究宇宙的科學,不過,亞里斯多德是透過研究各種特定 ...
2016年9月20日 ... 本書是以「全球性、在地性與創意」作為試圖凸顯之核心文化價值,並從多元角度說明 文化創意產業中必須具備的「三生」重點。所謂「三生」是:1.生活:生活型態、在地文化 特色、傳統與流行、創意生活與美感品味等元素。2.生產:有效的整合資源,將無形的 文化與創意元素轉化成文化商品。3.生意:運用通路行銷與經營管理 ...
01.瓦特的故事 壹、故事內容: 你的燈泡是幾「瓦」?「瓦」是代表功率的單位,英文則用W來表示,為什麼會用W這個字母呢?是為了紀念一位偉大的發明家—瓦特(Watt)。 瓦特是西元1736年1月19日,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格利諾克鎮。
英文標題結合好奇漫遊(wander)與驚異奇觀(wonder) – 亦即無奇不遊(no wander no wonder),並隱含百老匯蓋希文的(Gershwin) 名曲「’S Wonderful」來指涉攝影中的音樂性。 麥柯里攝影感動人心,成名作《阿富汗少女》召喚人們加入義工去幫助難民,影響深遠 ...
哲學基本概念與教育哲學家介紹 主講者: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研所 吳靖國教授 整理者:張琬琪 今年的四月一號要考資格考,在「教育哲學」的領域中,我們若以教師資格考為目的,則以選擇題為主,若以教師甄試為主題,那麼除了選擇題以外,更要含 ...
亞里斯多德(Aristoteles,384-322BC)是柏拉圖的學生,古希臘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 歐洲美學的奠基者。馬克斯和恩格斯稱他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最博學的人”。
亞里斯多德並不是像柏拉圖那樣,在超驗的理念世界中尋找「美」的理念,他否定理念 界,也否定存有共相的實體,因此他認為美不是理念,美只存在於具體的美之事物中 ...
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的分歧,在於「殊相」與「共相」的爭辯。
在這裡,亞里斯多德充分的肯定人性的快感,認為人能從模仿的對象中滿足求知的 快感,柏拉圖雖然也談快感,但他認為藝術引起的快感造成傷風敗俗,因為藝術迎合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