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於在山林中寂居靜修的人。 阿蘭那即寂靜處,即行者依山林而住,經行靜坐,對佛法的理趣,作深細精微的思察,息除妄想攀緣的散心,漸漸引生禪定,由禪定而開發智慧,便見悟到人生宇宙諸法的真理。
阿蘭若(梵語:araṇya),又譯為阿蘭那、阿蘭攘、阿蘭若迦、阿練若、阿爛拏、阿練茹、曷剌䍲等,意譯叢林,漢語簡稱為蘭若,佛教術語,最早指森林中的空地,因可以供出家僧侶修行頭陀行,被引申作為佛教僧侶的聚集地及住所名稱,為佛寺的同義詞。禪宗寺院,又稱為禪林。
是指在寂靜處修行,內心不會想東想西,且能安住,就像孔子讚嘆顏回「一簞食,一瓢飲」能體會其中的樂趣,故能持續下去。 這裡有更詳細的說明: 修行之人,是否可以預先自念自己已經得聲聞初果果位的念頭?須菩提回答世尊說:「不可以有得聞聲聞初果果位的念頭」。須菩提知道「須陀洹果」,是聲聞中的初果,雖然不能即刻開悟真空, ...
梵文aranya意思是 1.《可洪音義》曰:“阿蘭那,此雲無諍,雲空家也。” 2.《慧苑音義》曰:“阿蘭若言阿蘭那,正雲阿蘭攘,此翻無諍聲。” 3.《玄應音義》曰:“阿蘭拏[友反],或雲阿蘭若,或雲阿練若,皆梵音輕重耳。此雲空寂,亦無諍也。” 4.《四阿含暮抄》曰:“阿練茹。” 5.《金剛頂纂要》曰:“阿蘭那者,此雲寂靜。” 6.《大乘義章》曰:“阿蘭若者,此翻名 ...
2012年9月2日 - 乐:义为“乐于”。 阿兰那:义为“(有两种解释)《1》、是梵文Ara?a'阿兰那'的译音,汉语译为'无诤'。《2》、佛教初传入中国时对修行者、僧、尼等居住的地方的称呼(一般均在山林之中),现在统称寺院或庵。”。 行者:义为“修行者”。 经文“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义为“尊师,如若我 ...
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在我們開始講第九分之前,先來解決幾個問題。
2008年2月20日 - 金剛經讀經淺得(26)實無所行是樂阿蘭那行不住於「四相、法相」後,那對於果位(成就)的態度呢?依然是「不住」。果位的差別在於對「無所住」的深入 ...
介紹白雲老禪師著作、行誼、千佛山相關機構、白雲書坊、菩提寺、般若寺。 ... 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阿兰那行者是梵语也,此名无诤心。若作是念,心有生灭。即是有诤心。须菩提,实无所行,是无生灭,所以佛许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只如今一切诸法,若于藏府中, ...
2012年3月7日 - 樂阿蘭那行者,果燦居士的网易博客,,1991年依止法鼓山聖嚴法師座下 ... 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