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講經緣起 我們今天開始講‘藥師經’,為什麼要講這本經呢?主要的動機是為了這裏的出家同學們,將來出去弘揚佛法的時候,必須要瞭解這本經。在佛教裏,‘藥師佛’可以說是一本在民間流傳很普遍的經典,也可以說是很基本的一本經。
師 尊 慈 語 濟公活佛 勸世文 *****修道修心篇(一) 修道人辛苦一點也要認命,做的多,了愿的多。所以修道、辦道的人都要無怨無悔。 修道要把握時機,現在不修,過了就沒了。該做的時候,要又快又準,把它抓起來,這就是道,因為這個時候,你心無旁 ...
如何修身培德 上求佛道 下渡眾生 動時渡人 靜時渡已 君子適時 動靜皆宜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人最難修的就是內德,讓人認定這人內德很好是不簡單的,修內德比修口 才還難上十分。 你雖然沒有資本建立一個化學工廠,但你可以從你的心境,創立一個 ...
儒家,又稱儒學、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 ...
水能滋養萬物而無所爭,能夠處於眾人所厭惡而卑下的地方,所以水的德行最接近於大道。 ... 因為水有水德,試看世間所有一切動植物,主要的生存條件就是靠水。水對 ...
2012年1月18日 - 自潔潔他,容清納濁者,水也. 五. 洋洋乎充滿大海,發而為雲,結而為雨雪,化而成霧,凝而成晶瑩之冰,終不失其本性者,水也。 我們常說人有德性, ...
2013年10月5日 - 善,就要學水德,要有這種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美 ... 出,其德性必定日益。古人云:道在低處。水有利. 萬物而不爭,以及處眾人之所惡的美德,而聖人有.
2018年1月13日 - 效法水的[ 七德] 活佛老師慈悲: 效法水的[ 七德] ; 人能心如止水,避高就下,此便居善地。人能虚心養志 ... (五) 人能因物付物,這是指水的德性。水倒入 ...
譯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感悟:在老子看來,最高的德性、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具有道的精神:生化、利生。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有 ...
2015年12月13日 - 《道德經》心得--第七十八章水德章. 【本文】 興毅總壇-經典研習班-心得報告. 天下莫柔弱於水,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以其無以易之。(起) 弱之勝強,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