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布為台灣原住民共有的傳統工藝,利用簡易的工具,即能織出美麗的布疋。目前 泰雅、達悟(雅美)、布農、卑南及少部分的阿美族尚保有此項工藝技術,尤其以泰雅族 的織布技藝最具特色。 以下簡述織布的幾個重要過程:. 步驟一:種麻、採麻傳統織布 以苧麻為主要原料。苧麻種植在谷中濕地,年收三至四次。採麻時割下麻莖,抽出麻絲 ...
2008年2月25日 ... tminun編織生命是編織交錯的過程人的一生由神的編織開始由神的編織結束tminun 是泰雅女人跨過彩虹橋通往祖靈國度的印記Ciwas‧Nakan長者說: 哪家男人們穿的 衣服破舊別人看到了就知道這家的婦女不善於織布認為她是笨拙的女人精於織布的 女人她們家的子女與丈夫的穿著必定是保暖得體...
2007年5月14日 ... 此,泰雅族的花紋總是複雜且多變化,每個圖案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不要以為這 只是一件. 簡單的衣服,其實每件衣服上的花紋都有其特別的意義。因此我們是不是 可以稱讚泰雅族的. 織布:圖中有話,話中有圖。 泰雅族傳統文化有很大的獨特性, 雖然大部分的文化已經漸漸消失,但我們可以緊抓著時間. 的尾巴,把那些 ...
[民族植物] 編織‧獨步各族的泰雅族織布 作者:董景生、王光玉 泰雅族是台灣原住民中最擅長織布的一族。 就像中國漢族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久居山林的泰雅子民也有相似的生活方式:狩獵、禦侮為勇士所負責;織布、編衣與家務,則是 ...
二、原住民的稱呼 2008年6月內政部戶政司所統計之「原住民人口」為488,773人(平地原住民230,238人、山地原住民258,535人)。對於這些在漢人未移居來台灣之前的台灣原有住民的稱呼-「原住民」,直至1994年7月28日才由國民大會修憲,表決通過將原於二次 ...
認識苗栗南庄東河原住民社區 傅郁文 苗栗南庄的族群分為客家族群居多數,福姥族群次之,賽夏族、泰雅族屬少數,其中又以東河村最多賽夏族人。東河村 (瓦祿) 位於苗栗縣南庄鄉境內,面積約 76 平方公里,村內豐富的多元文化並存,包含賽夏族人 ...
2010年11月22日 ... 這是一段試拍的記錄片,我們希望藉由這次的視拍過程與經驗,籌備拍攝一部泰雅族 傳統織布的記錄片。嚐試將泰雅族傳女不傳子的傳統織布絕藝以科技保留下來,讓 泰雅族的織布絕藝得以保存流傳。
2005年11月1日 - 泰雅族是台灣原住民中最擅長織布的一族。 就像中國漢族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久居山林的泰雅子民也有相似的生活方式:狩獵、禦侮為勇士所負責;織布、編衣與家務,則是泰雅族婦女的重要工作。 要織出一塊布得從種苧麻開始,經過剝皮取得纖維、捻線、曬乾、漂白、染色……等繁複的過程,才能得到織布的線材。
泰雅族傳統織布機簡稱「織機」,是臺灣原住民族織機中最大型的,主體由整塊木材刨 挖而成的木箱,加上一些組件,就可組成一套織布機,又叫做足撐式背帶機,也是水平 織帶機的一種類型。民國58年美籍明惠鐸神父在泰雅族春陽部落推廣原住民織布,30 多年前美籍莊天德神父從紐西蘭引進織布機(王蜀桂,2004)。傳統水平織帶機由 ...
2017年6月5日 - 基本上,泰雅紡織的過程可分為麻線處理→理經→上架織布,三個階段 織布開始前要先用理經架拿來整理經線並且排好要編織的底色,這個步驟稱為整經,一般會使用雙線整經法,因為這樣整理的速度才會快,當整理經整理好後,在正式開始織布前,要先完成上架與纏梭的動作。將理好的經線套入織機,即為上架,再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