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大威德力 8.1/105/15 張融書〇辯事對揚 9.5/111/17 〇暗室之揚炬 7.28/96/3 〇是一切善神 8.1/105/16 王僧虔書〇揚州王謝家故 0 來漏盡 7.30/97/3 〇是一切菩薩龍王 8.1/105/17 子弟 9.5/111/19 0 來以四十年中所說〇是一切有大神足力、阮研書〇貴曹失品 9.5/111/21 《般若〉 7.31/97/17 有大威德力八部神王陶隱居書〇吳興小兒 ...
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 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 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 为王羲之书,九、十卷为王献之书。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阁帖跋》曰:“宋太宗…
泉州本淳化阁帖第五卷之一. 泉州本淳化阁帖第五卷之二. 泉州本淳化阁帖第五卷之 三. 泉州本淳化阁帖第五卷之四. 泉州本淳化阁帖第五卷之五. 泉州本淳化阁帖第五卷 之六. 泉州本淳化阁帖第五卷之七. 泉州本淳化阁帖第五卷之八. 泉州本淳化阁帖第五 卷之九. 泉州本淳化阁帖第五卷之十. 泉州本淳化阁帖第五卷之十一. 泉州本淳化阁帖 ...
绛帖廿物,原是冯涿州家藏,后归孙退谷。每幅有一轩二字印,印几方广二寸,元初 方一轩押于装池间,亦间有无此印者。其纸皆横簾纹,而搨手亦极精善。 ... 此帖以《淳 化阁帖》为底本而有所增删,刻诸家古法帖、历代名臣法帖、二王帖、历代帝王书、唐、 宋法帖等。《绛帖》是最早的私人所刻的丛帖,从宋代起便有翻刻,拓本繁杂。翁方纲此 ...
2005年9月20日 ... 现在,2005年第八期《书法》杂志,又刊登了王铁先生的第三篇文章,即《辨疑最善本 淳化阁帖》,论证了几乎与上述故宫博物院花巨资购买《研山铭》和《隋人书出师颂》的 同时,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金自美国私人手中购回的四本《淳化阁帖》既非什麽“祖 本”,也不是什麽“最善本”,甚至连一般的善本都不如的事实。 一年之 ...
自漢章帝至唐高宗,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其中卷九、 卷十為王獻之畫,此二卷合計六十三帖。所以歷來將此閣帖稱為「法帖之祖」。宋代 文獻記錄此帖為木板刻,初拓用「澄心堂紙」、「李廷珪墨」,但未見此種拓本流傳。宋 仁宗慶曆年間,宮中意外失火,拓印《淳化閣帖》的棗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毀,後來歷代 摹刻、 ...
謂“學書不從古人,必墜惡道”(注三)。要掌握古代書法家的技能,臨倣是唯一的途徑。 比. 如“南宗北斗”展覽中就有《臨柳公權蘭亭詩》、《臨淳化閣帖》、《臨宋四家帖》等,從 .... 卷押縫處高士奇“竹窗”印與張照“張長卿”印上下相同,遂命裝池合卷並題識數則。 至此. 兩卷在乾隆內府,得以破鏡重圓,使之恢復舊觀,再現原貌。與此同時,乾隆 皇帝 ...
董其昌临淳化阁帖. 创作年代:天启4年-5年(1624-1625)作. 材质:水墨纸本. 形制: 册页. 尺寸:25.2×25.7cm×258. 估价:RMB 10,000,000~18,000,000. 成交价:RMB 19,550,000. 拍卖会: .... 且为宣德镜面笺所书,装池三百余年,未经重裱,即顾云美、 王廉州、潘三松诸跋,亦不易得,洵希世瑰宝矣。观香光自题,临竟此帖以授陈眉公, 而 ...
將石碑拓片裝裱成冊頁的形式舊稱「蓑衣裱」,其製作是以冊頁版面的尺寸. 配合拓片 的文字大小、每行字數…等,經過事前的估算、編排後,才將拓片裁切. 裝裱成冊, 所以現今見到的不少碑帖,其版面中的文字其實是裁切後的字條相互. 拼接組合而來 ,而非石碑原有的文字格式。 拓片可以複製文字、圖像,在印刷術尚未發達前是做為 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