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 班級:102. 座號:31. 姓名:陳彥偉. 目錄. 1.事件起因; 2.事件經過; 3.事後處裡; 4.後世影響. 事件背景. 1871年(明治4年,同治10年)10月一艘琉球宮古島向那 ...
西元1860年後台灣開港通商; 西元1871年牡丹社事件; 西元1884中法戰爭; 結果1.清廷積極建設台灣. 2.使台灣在社會、經濟及政治. 方面產生很大變化. ◎開港後的貿易.
牡丹社事件. 阮ㄝ故鄉的故事~. 主角登場. Japanese. 日本人. aboriginal. 排灣族. 日本國的地圖概要. 牡丹社與高士佛社的原住民合照. 與日本軍對抗的武裝原住民.
牡丹社事件. 1.牡丹社事件的時間. 牡丹社事件是1874年,日本出兵攻擊台灣南部原住民部落的軍事行動,以及隨後中日兩國的外交折衝。 這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 ...
1871年因琉球人民遇颶風漂流至臺灣南端琅嶠上岸,為排灣族牡丹社原住民所殺害, ... 4.綜合歸納牡丹社事件的影響(6”). 5.交代作業(1”). ppt展示. 老師講授. 學生討論.
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藉故侵略臺灣南部,爆發了牡丹社事件。 ... 事件爆發後,清廷派沈葆楨來臺處理相關事務,除了修建砲臺,增強防務外,也在臺灣南部增設恆春 ...
我去訪問過高士村(高士佛社)的村長,他引我去見族中耆老,幫我翻譯, 在高士村老一輩的記憶哩,那個故事有些不同。 日本人在今日的滿州鄉港仔村 ...
今天再看牡丹社事件覺得奇怪明明是高士佛社的人出草結果牡丹社的人也要被扁後來再去查理由好像是當時排灣族部落有建立同盟牡丹社是當地的 ...
2011年8月7日 - 時光膠囊-改變台灣近代命運的大事件2011-08-07 中國時報【(整理/楊舒媚)】 一八七四年發生的「牡丹社事件」,日稱「台灣出兵」「征台之役」,是 ...
南進論:牡丹社事件(1874年); 征韓論:《日朝修好條約》(1876年); 併吞琉球:改為沖繩(1879年). 11. 西化的影響. 國家趨於富強. (一). 廢除不平等條約:. 1911. 年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