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以為空則無行。行則非空。既已有行。無乃失空乎。夫空者忘懷之稱。非府宅之謂也。無誠無失存無則滯。封有誠有矣。兩忘則玄解。然則有無由乎方寸。而無係於外物。 器象雖陳於事用。感絕則理[宴-女+六]。豈滅有而後無。階損以至盡哉。由此言之。有固非滯。滯有則背宗。反流歸根。任本則自暢。是以開士深行。綂以一貫。達萬像之常[ 宴- ...
歸堂喫茶去○僧問。達磨面壁九年時如何。師曰。魚行水濁。曰二祖禮三拜。為甚麼却得其髓。師曰。地肥茄子大。曰祇如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明甚麼邊事。師曰。 ... 雲版鐘魚偷淚滴。世人莫道守空巖。亦有東籬打西壁(大隨靜嗣)。簡州南巖勝禪師上堂。召大眾曰。護生須是殺。殺盡始安居。會得箇中意。分明在半途。且道到家一句。
唯識三十頌 簡介. 造頌者天親菩薩在唯識教派的地位,猶如智者大師在天臺宗的地位一樣。彌勒菩薩(唯識宗的初祖)將《瑜伽師地論》傳給無著菩薩(二祖),此時唯識的教法並不興盛。一直到天親菩薩(三祖)在被哥哥無著菩薩善巧度化之後,回小向大,也在大乘造論五百,其中包括很多唯識的論典,這時唯識的教義才真正發揚光大。
法師1983年畢業於中原大學機械工程系。1987年出家受戒,就讀第一屆淨律學佛院,為期3年,受教於達理老法師、性梵老法師、道海律師、果清律師、慧天老和尚等善知識,並兼任教務工作,得以親受老和尚之教導,於解門、行門、事務門及性格之陶冶等方面,受益良多。法師於1993年起擔任淨律學佛院教務主任至2005年。 •法師之修學 ...
之崗安置祭祀本尊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德道上人有着虔誠. 的觀音信仰,作為開設了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大德而. 聞名,這也是長谷寺被稱為根本道場的原因,而長谷祭. 祀、長谷信仰因而發展至全國。 之後天正十六年(1588年),由于專譽僧正的入山,長谷. 寺作為擁有三千相關寺院的真言宗豐山派的總寺院,並且. 作為西國三十三所第八番 ...
2004年8月16日 - 發一崇德九十三年金門區青少年成長營,從十四日起在埔後菩德佛堂進行一連兩天的課程,來自台省的該會點傳師紀慶豐、楊惠貞帶領講師王碧霞、陳明輝、廖俊捷、呂文勝、張元成、李素娥、吳秀嬰、林淑惠、李賢、蔡麗玉及該會培訓的青年講師來引領青少年參與安排的動靜態活動。 二日來的活動,有淨化心靈課程、 ...
2004年8月11日 - 由財團法人崇德文教基金會台北道場主辦,金門誠德、金德、菩德佛堂承辦的「金門區九十三年度青少年成長營」,訂於十四日上午九時至十五日上午十二時,在金寧鄉埔後村菩德佛堂進行。活動內容包括「青少年如何調適自己,面對多元社會」專題講座和帶動唱、烤串燒、星光夜語燭光晚會、摸彩等戶外單元(十四日晚間 ...
布施(梵语:Dāna),又稱為檀那、抪施度或抪施波羅蜜,是菩薩六度之一。以福利施与人,以財施、法施、無畏施為主,也就是施与财物、飲食乃至佛法为本义。意即為了幫助一切眾生,將自己所擁有的財物或法給予眾生。 菩薩道的修行,從實踐「布施」開始,「布施」之實踐除了可以去除「慳貪」習性外,還能長養慈悲心,並且累積修道所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