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對經濟成長之貢獻,從經濟立場來說,包括產品貢獻,因素貢獻,以及市場貢獻等三大類。台灣是以農立國,台灣剛光復時,是農業社會,經濟非常貧窮,農業生產力很低,農業政策的目標為提高土地生產力,所以透過實施公地放領、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政策,終於農業生產力大為提升,不僅確保糧食安全,還可外銷歐美、日本等國 ...
一、前言. 歷經了12年的努力,台灣終於在91年元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為WTO的第一四四個會員後,台灣固然可以在該組織中爭取應有的經貿利益,提高國際視野,但也必須遵守其經貿規範,善盡會員國的責任。 由於農業具有生物特性,以及受到土地資源不易移動的限制,相對其他產業較不易調整生產。加以我國農業 ...
學習目標 能認識臺灣農業發展的主要階段 能認識臺灣農業經營的條件與特色 能認識家庭農場的特色 能認識臺灣農業發展的問題與轉型 能認識臺灣農業組織的角色與功能 能了解加入WTO所帶給臺灣農業的衝擊, 及農民可能採取的措施
而農業的發展,從以前的人力、獸力,一直到以. 機械耕作、施化學肥料等加入科技元素的運作方. 式,台灣現代的農業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一、日治時期. 二、1945年至1953年. 三、1953年到1968年. 四、1968年以後. Page 6. 農業簡史. ‧日治時期. 在日治時期,由於日本積極建設台灣,. 並且實施農業台灣工業日本之政策,因. 此當時即 ...
大陸國台辦於今年2月28日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亦即媒體俗稱的惠台31項措施)。此一措施將逐步給予台企、台胞和大陸企業、同胞國民待遇,以積極吸引台灣人才、資金,協助大陸產業的發展。 針對前述31項 ...
根據總統府100年10月出版的台灣產業發展的規劃藍圖指出,台灣經濟從1960 年代之後開始快速發展,但是由於內部以及外在環境 ... 韓國均衡的產業結構,使得南韓不致受單一產業循環的衝擊,以今年上半年為例,當半導體、面板、手機出口連月下滑時 ...
一、前言 農業的傳統功能在於提供糧食、木材與纖維等農產品。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農業的功能已從生產擴及生態環境、休閒及農村社會文化層面。台灣休閒農業的...
台灣地狹人稠,先天上無法大規模發展畜牧業 ,面對國際開放競爭,我們反而能往有特色、小而美的方向發展。實際上農政單位這幾年加速輔導各相關農漁畜產業朝向「科技」、「休閒」、「文化」方向轉型與升級,也就是加強創新科技研發與應用 ...
以上各項問題並非獨立的因素,而是相互影響,環環相扣,互有牽連,宜儘速謀求一勞永逸之道。基於農村永續發展 ... 8 升級、轉型、永續—台灣農業政策建言 吳明敏 9 吳榮 ...
提到草莓就會讓人聯想到苗栗大湖地區,栽培面積高達500 多公頃, 台灣百分之八十 ... 大湖地區最早是種水稻,跟其他地區一樣面臨水稻收益不佳的困境,在農會的輔導 ... 目前在外界看來大湖地區的草莓栽培及觀光發展已經逐步成熟,但在農會輔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