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 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 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 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
諡號(「諡」,拼音:shì,注音:ㄕˋ,中古擬音:zsjiih)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
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 ... 皇帝的谥号是在嗣位皇帝的参与下得到的;末代皇帝的谥号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赠,或者由遗民政权上谥,比如明崇祯帝的谥号。南明上的是“绍天绎道 ...
諡號( 「諡」,拼音: shì,注音: ㄕˋ,中古擬音: zsjiih )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 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 戰國時 ...
他認為《逸周書》是戰國時代的偽書,搜集前代君王的名號,穿鑿附會弄出了諡法,造成了許多諡號有多種解釋。王國維早於郭沬若撰文硏究諡法之起,它們將諡法之興 ...
2015年8月2日 - 諡號,為東亞(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 ...
2005年6月12日 - 按照諡法規定,諡號大致可分為表揚、批評和同情三大類。屬於表揚的如:「經緯天地曰文。」意思是,善於治理天下的可諡為「文」。像漢文帝劉恆、隋 ...
【諡】字是什么意思?【諡】字的解释. 【諡】字的意思是: 同【谥】字: 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号。~法。~宝(帝王陵墓中,刻有帝后谥号的印玺)。叫作,称为:“身 ...
2016年6月3日 - 諡號是什麼意思?很多古代的帝王都有他們的死後諡號,比如秦穆公、趙孝成王、漢武帝等等。 ... 諡號是什麼意思:有關諡號的記載. 賜諡權高度集中於 ...
2017年9月17日 - 形成: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