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畫雙拼絹本,淡設色,明清時期的著錄裡,沒有提到畫家的款印,不過歷來收藏者對於此畫出於范寬,是確信不移的,所以董其昌在詩塘肯定的題上:「北宋范中立谿山行旅圖」十字,民國四十七年,故宮前副院長李霖燦先生,在畫幅右角的樹陰下發現了「范寬」二字款,從此更確定了它的歸屬。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占據畫面約三分之二, ...
《谿山行旅圖》為中國北宋畫家范寬的作品,使用絲質的絹作為畫布,長206.3公分,寬103.3公分。以淺淡的色彩作極為精緻的構圖,舉凡山川流水、高山岩石,都能細心勾勒且呈現出立體的空間感,至於人物、馬匹亦能夠在尺寸極為渺小的限制下,活靈活現。明代董其昌評價此畫為「宋畫第一」。目前收藏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北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說到范寬:「性溫厚,有大度,故時人目為范寬。居山林間,常危坐終日,縱目四顧,以求其妙。」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說他:「進止疏野,性嗜酒好道。」看來是位個性落拓的求道者。 他擅長山水畫,北宋《宣和畫譜》描述了他學畫悟道的經過:「初學李成(五代山東畫家),既悟,乃歎曰:『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
2010年8月2日 - 北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說到范寬:「性溫厚,有大度,故時人目為范寬。居山林間,常危坐終日,縱目四顧,以求其妙。」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說他:「進止疏野,性嗜酒好道。」看來是位個性落拓的求道者。 他擅長山水畫,北宋《宣和畫譜》描述了他學畫悟道的經過:「初學李成(五代山東畫家),既悟,乃歎曰:『前人之法, ...
范寬(約950-1031間)是北宋的山水畫大師,籍貫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字中立,一說名中正,字中立,因個性溫厚,卓有大度,關中人習稱性緩為寬,故名。其畫初學李成(916-967)、荊浩(10世紀),後因長年觀察自然而獨創一家面貌。院藏〈谿山行旅圖〉是存世繫於范寬名下的山水畫中,最受肯定的真跡。此畫在近、中、遠三段式 ...
宋 范寬 行旅圖 本幅《石渠寶笈續編》原題作〈宋范寬行旅圖〉,與范寬(約950-1032後)〈谿山行旅圖〉相比,結構完全相同,惟溪橋位置稍有高下,尺幅亦較〈谿山行旅圖〉為小,欠缺范寬原作的雄偉與高峻之感。
范寬是活動於仁宗時期的平民畫家,與關仝、李成並稱,開創北宋山水畫三大流派。 史書記載,他的山水畫,在汴京與洛陽十分出名,並有許多追隨者。他的畫風對於北宋 ...
北宋山水畫流傳後世不多,但是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及李唐《萬壑松風圖》 .... 在北宋時期,發展出多樣式的皴法技法,如范寬運用在《谿山行旅圖》的「雨點 ...
下列那一件山水畫作的皴法描述有誤 (A)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披麻皴 (B)范寬的「谿山行旅圖」---雨點皴 (C)郭熙的「早春圖」---雲頭皴 (D)李唐的「萬壑松風圖」---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