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hn Hocevar 以下是關於過度捕撈的事實,一起看看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12. 1950年起,因為過度捕撈,全球四分之一漁業已經崩潰。 11. 世界海洋中,77% 魚類資源已完全枯竭、過度利用、減少或緩慢復甦。
別以為魚類消失只影響到海洋 – 捕魚工人也會失去生計。 世界上超過80%的魚群已被捕撈殆盡或過度捕撈,若人類繼續過度捕魚,所有具經濟價值的魚類將在2048年消失殆盡,全球漁業也因過度開發而走上滅絕之路。
2014年8月27日 - 海洋廣闊無際,資源取之不盡?數個世紀前,科學家是這樣想的。但很遺憾,一連串非法捕魚、誤捕、濫捕、肆意破壞魚類棲息地,已經改變海洋的命運。看完以下12 個事實,恐怕沒有人能笑得出來。
下列對於臺灣珍貴資源的敘述,哪個選項是"錯誤"的?(1)在淡水紅樹林常見的植物是水筆仔(2) ... 臺北赤蛙為赤蛙科中體型最小的種類,近年來卻瀕臨絕種,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個選項?(1)因為肉質鮮美,被人類大量捕捉(2) ...
※編按:海洋長久以來面臨的問題之多,人類應該如何著手解決?2011年,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海洋專家,集結來自各國學者、政府官員、非營利組成員,開始蒐集並彙整這些海洋保育相關問題,歷時3年,從一開始631個問題整理出最重要的71個問題。去年 ...
組織當前關注許多環境問題,焦點主要集中在阻止全球暖化以及保持世界海洋和原始森林 生物多樣性。除了常規的環境組織方法(例如政治遊說和參加國際會議),綠色和平有其自己的方法進行非暴力直接行動。
在這資訊爆炸卻人云亦云的年代,我們邀請您一同擁抱多元的世界觀,與認真思考的心靈碰觸,以理性真誠的態度,面對眼前的紛雜變動,看見這座島嶼獨特的價值與人文關懷。
鯰魚 鯰魚俗稱塘虱,又稱懷頭魚。鯰魚,即“鲇魚”,鯰的同類幾乎是分布在全世界,多數種類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種類生活在海洋里。普遍的體上沒有 ...
龍魚作為高貴的觀賞魚極大豐富了我們的業餘生活,同時在飼養龍魚過程中也或多或少會給飼主帶來一些額外負擔。
2018年1月31日 - 吸管是最入門的生活塑膠用品」,她表示,想減少塑膠用量,其實可以從相對簡單的戒除塑膠吸管開始。 .... 使用在地氣象站,在家就能得知田裡第一手的資訊,除此之外,還能利用蒐集而來的資料進行預測分析。 ... 例如「烏仔魚箭水—毋認輸」,以捕捉烏魚時,烏魚會拼命跳耀的行為,形容人遇到困境時不會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