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scape 為聲音加上景觀(風景)的合成字,翻成中文可稱之為「聲音景觀」或「 聲音風景」簡稱為「音景」,在1960 年代末期1970 年代初期由加拿大作曲家R . Murray Schafer創立了一個以教育以及研究為主的「世界音景計畫(The World Soundscape Project; W.S.P.)團體」,其主要目的為企圓描繪環境中噪音污染之情況 ,但藉由聲音 ...
作品媒材特意選擇多元的藝術形式並置,而聲音內容亦沿著此主軸路徑精挑細選,如隱藏融合於海洋的奇妙聲響與白海豚等生物的聲音語言、貢寮水梯田的山林聲景、常民活動與飲食文化之音、充斥生猛活力的市場叫賣聲等新北市乃至全臺的實地聲音, .... 姜博仁 (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VS 蔡振家(台灣大學音樂研究副教授).
許家維 HSU Chia-Wei 1983年生於臺灣臺中,2010年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並於2016年畢業於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對於亞洲冷戰時期被遺忘的歷史有著濃厚的研究興趣,嘗試融合當代藝術與電影的語言,思索如何透過影像創作介入現實 ...
時尚、生活美學、傳統技藝一向被斥為非藝術品,但近年來卻是歐美各大美術館展覽的新趨勢,這說明了觀念的流變以及當代手法的無限可能性。本展覽的藝術家或設計者、工藝師,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來來回回地省思與手作,在讚嘆與驚覺之中,整合新的 ...
2016年3月10日 - 聲音地景(Soundscape)的概念來自1993 年Schafer 出版的平裝書《The ... 聲音的敏感度,改善聽而不聞的慣性,進而影響身邊環境成為良善的音景。
2016年7月9日 - 對比日本的情況,研究日本聲景保存工作已久的李志銘認為日本相當落實「音景財」的概念,不但「保存」了聲音,更進一步去「活化」聲音。像是日本曾 ...
名詞解釋: 本詞為聲音(sound)加上景觀(landscape)的合成字,可稱之為「聲音景觀」或「聲音風景」,簡稱「音景」,是由加拿大作曲家Murrar Schafer於1970年代初期 ...
而聲音生態學(Acoustic Ecology,或稱Ecoacoustics),便是以音景 .... 如同Schafer所提出的Eye Culture概念,在社會上極為強勢的視覺霸權,常年來逐漸侵削了人們 ...
音景(soundscape)由陸上風景(landscape)轉變而來,為聲音加上景觀(風景)的 ... 放慢你的生理與心靈,然後享受這個過程,若能在生活當中,融入音景的概念,那麼 ...
以下哪一位加拿大作曲家首先提出「音景」(soundscape)的概念,主張“大自然所有聲音皆可作為素材”? (A)K. Kern (B)M. C. Lien (C)R. M. Schafer (D)I. Xenak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