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周代的宫廷中就已经有了专门的音乐机构--大司乐,乐师达 1463人之多(《隋书·音乐志》)。所奏六朝大乐--黄帝之《大卷》、尧帝之《大咸》、舜帝之 《大韶》、禹帝之《大夏》、商代之《大濩》、周代之《大武》,于歌、舞、乐为一体, 经过 不断发展,遂成汉、唐、宋、元代的雅乐。明清时期,雅乐演出(当时称《中和韶乐》) 注重 ...
中和韶乐,是明清两朝用于祭祀、朝会、宴会的皇家音乐。据文献记载,周代就设有 号称“六代大乐”的宫廷音乐,成为雅乐。雅乐和以律吕,文以五声,八音迭奏,玉振金 声,融礼、乐、歌、舞为一体,以表达对天神的歌颂与崇敬。自先秦至宋元,雅乐历代相 延不断,明朝之初,把雅乐加以改组,并命名为“中和韶乐”,清朝沿用。曾经中隔,后经 ...
它是中国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由它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典范和文化 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古代文明,韶乐因而被誉为“中华第一乐章”,惜于近代为 历史所湮没。... ... 而所有雅乐乐器均采用"八音"材料制成,即金(钟)、石(磬)、土(埙) 、革(鼓)、丝(琴、瑟)木(柷、敔)、匏(笙)、竹(笛、箫、篪、排萧)。更为重要的是,雅乐 ...
2016年10月26日 ... 舞台上,灯光交织辉映,编钟、编磬金光熠熠,头戴垂绦冠、身着清代宫廷华服的演员 ,手执笛、排箫等朱漆云龙描金乐器,神情端庄肃穆。 “起乐”一声悠长的鸣赞之后,一 位演员开始敲击名叫"柷(zhù)"的古乐器三声,随后,殿堂内开始响起悠悠中和韶乐。 韶乐融礼、乐、歌、舞于一体,一直被奉为古代音乐的至上极品。
2016年10月26日 ... 舞台上,灯光交织辉映,编钟、编磬金光熠熠,头戴垂绦冠、身着清代宫廷华服的演员 ,手执笛、排箫等朱漆云龙描金乐器,神情端庄肃穆。 “起乐”一声悠长的鸣赞之后,一 位演员开始敲击名叫"柷(zhù)"的古乐器三声,随后,殿堂内开始响起悠悠中和韶乐。 韶乐融礼、乐、歌、舞于一体,一直被奉为古代音乐的至上极品。
2016年10月26日 ... 舞台上,灯光交织辉映,编钟、编磬金光熠熠,头戴垂绦冠、身着清代宫廷华服的演员 ,手执笛、排箫等朱漆云龙描金乐器,神情端庄肃穆。 “起乐”一声悠长的鸣赞之后,一 位演员开始敲击名叫"柷(zhù)"的古乐器三声,随后,殿堂内开始响起悠悠中和韶乐。 韶乐融礼、乐、歌、舞于一体,一直被奉为古代音乐的至上极品。
2014年9月25日 ... 乐舞:韶乐所使用的乐器是严格按文史考证作为远古至明、清宫廷雅乐《韶乐》所使用 的乐器制作演奏的。使用的乐器有甬钟、四虎缚钟、歌纽钟、歌缚钟,编馨铜鼓、木鼓、 陶鼓、建鼓、悬鼓、鼗鼓、雷鼓、路鼓、灵鼓、古琴、古筝、古瑟、萧、笛、排箫、 、埙、 、 笙、枳、 、缶(4种)、石、相、铃、土号、角共36种200余件。舞蹈有文 ...
明清时期,雅乐演出(当时称《中和韶乐》)注重礼仪,崇尚肃雅。 清代神乐署有歌舞 乐师200余人,其规模仍超过今日大型管弦乐队。大家今天看到的雅乐,虽尚未达到 昔日之规模,但从演出形式到音乐内容,都严格遵循史籍记载而编排。例如,在表演 形式上,则基本保留"钟敲一声、歌更一字"的传统。而所有雅乐乐器均采用"八音"材料 制成, ...
2003年11月26日 ... 「論語」中提到,孔子在齊國聽過韶樂後讚嘆「三月不知肉味」,而韶樂究竟有何魅力, 於絕響兩千年後,今天在中國大陸山東省的齊國歷史博物館雅音重現,不但被譽 ... 韶 樂演奏中運用鐘、磬、塤、笛、簫、排簫、古琴、箏、木魚、鼓等中國古典樂器來交響 共鳴,以符合古樂中關於金、石、土、木、絲、革、匏、竹等八音的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