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你放輕鬆,嘴巴不要出力,像是在吞東西一樣!」住院醫師連哄帶騙,為了放鼻胃管已經和婆婆奮戰了15分鐘。
胃造口已經是歐美國家用在照顧長期灌食的病人30年的常規做法,台灣卻僅約一成患者採用,為什麼?比起鼻胃管,胃造口有哪些好處?
因腦出血後遺症的病人常會帶著鼻胃管和導尿管出院,因此照護管路也成為照. 顧者的壓力, ... 鼻胃管的移除基於安全考量,需要更謹慎評估。 腦創傷病人因 ... 拔除鼻胃管。 進食訓練過程由語言吞嚥治療師、護理師及家屬共同合作,評估進食過程發生.
他可能因病暫時以鼻胃管補充養分,但是這管子是可以隨病情改善而拔除,或只補充由口沒辦法吃的食物,不過在讓他成功的由口吃東西前,需要您訓練他吞東西的 ...
吞嚥障礙飲食是一種漸進式的飲食調整,病患可依吞嚥能力,逐漸進展。原則上避免 稀薄 ... 訓練期間,鼻胃管不要拔除,可以補充不足的水分及營養。 選擇高營養食物 ...
2017年10月26日 ... 長期臥床並以鼻胃管進食的病患,因為憂鬱、失智、味覺嗅覺障礙、飲食太清淡、牙齒 不好等皆會喪失吃的意願,不一定是吞嚥障礙,應尋找其不吃的 ...
2016年4月1日 ... 台灣有個世界奇景,當日本、瑞典的老人開心地自行用餐,台灣許多長輩只能靠鼻子 上一條長長的鼻胃管,管灌營養品,就連年夜飯也只能在一旁喝打 ...
2017年7月31日 ... 不少人會選擇替親人裝上鼻胃管,那這樣對他們真的好嗎?)不插鼻胃管,我爸爸會 餓死─鼻胃管的迷思如果有一天,我們必須靠一條管子幫助進食, ...
2017年10月27日 ... 衛福部臺南醫院成立吞嚥小組,已有數個鼻胃管拔除成功的案例, ... 案例具備條件 包括照顧者觀念上可接受偶爾嗆到、願意花時間準備飲食、有耐性 ...
2017年11月2日 ... 長期臥床且必須仰賴鼻胃管進食的患者,常因憂鬱、失智、味覺嗅覺障礙或飲食太 清淡等原因,造成食慾不佳,不一定是吞嚥障礙,應尋找其不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