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法集論》提出十結,即欲貪,色貪,無色貪,瞋恚,無明,慢,疑,身見,戒禁取, 掉舉,。
不同的十結、九結煩惱之說南傳巴利經典有十結之說,分為五上分結,五下分結。三果 聖者斷五上分結,五下分結則為阿羅漢所斷。 我們來看看這個教說不同地方的不同 ...
十結使——阿含解脫道次第之十(1). 一《雜阿含經》 四八九(四九0) 閻浮車問舍利弗: 「所謂縛者,雲何為縛?」 舍利弗言:「縛者,四縛,謂貪慾縛、瞋恚縛、戒取縛、我見 ...
2015年1月17日 ... 十结是烦恼(kilesa)的同义词或另一种分类法。佛陀要我们了知缘内六处(根)与外六 处(尘、境)这二者而生起的结(Samyojanāni)。这些结有十种:贪 ...
十結使 ——阿含解脫道次第 一《雜阿含經》 四八九(四九0)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縛 者,雲何爲縛?” 舍利弗言:“縛者,四縛,謂貪欲縛、瞋恚縛、戒取縛、我見縛。”
metta兄你問我斷十結了沒? 十結所謂五利使,五鈍使. 先說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 取見`戒禁取見`五種見惑. 而你問我斷十結了沒?這是指十結已發生的時候.. 回答你 ...
2005年12月4日 ... 煩惱的種類煩惱猶如繩結繫縛眾生,使眾生流轉於三界而不得出離。 ... 其中將煩惱分 為五下分結和五上分結(此為《舍利弗阿毘曇論》所稱的「十結」)。
諸煩惱纏縛眾生,不使出離生死,故稱結;驅役而惱亂眾生,故稱使。 結有九種,使有 十種,稱為九結十使。 大智度論卷一:「一切眾生為結使病所煩惱,無始生死已來, ...
2005年9月10日 ... 苦集:招感性,有十結使,能招感生生世世之八苦 結使-愛與欲相應,心恆染著,為 愛欲所纏縛驅使 五下分結: 1.身見-認為五陰六入自身,是我、是我 ...
[编辑]. 《法集論》提出十結,即欲貪,色貪,無色貪,瞋恚,無明,慢,疑,身見,戒禁取, 掉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