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上諭十六條」、雍正「聖諭廣訓」. 現代. 民國34年. 教育部「推行家庭教育辦法」. 民國75年. 結合公私立機關、學校、團體力量,. 各縣市設立「親職教育諮詢中心」。 民國82年. 「兒童福利法」:當父母未盡父母之責,或讓孩子遭受危難時必須強制接受親職教育輔導。 民國92年. 「家庭教育法」:具體將親職教育列在家庭教育相關法規中。
親職教育的規劃與實施,需要相關 的理論作為指引,以使親職教育在推展上有所依循。林家興( 1997 )認為親職教育的課程規劃與實施,基本上綜合了三種心理學理論:心理分析論、社會學習理論及家庭系統理論。黃德祥 ...
各縣市家庭教育 中心網站 大學校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 國立暨南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 ...
親職教育 21 世紀的親職教育 一百句好話 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 如何處理孩子提出的要求 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如何幫助孩子 包容他的不完美 如何讓孩子聽話 ...
親職教育的目的: 增進父母教養子女的知能。 2.親職教育的對象:指人父母、準父母,或實際從未成年嬰兒、青少年的教養工作者。 3.親職教育的內容:有關兒童、青少年 ...
而曾端真(1993)從心理輔導的角度切入,指出依方式、內容、來源、目的及參與者的不同,可將親職教育分為一般性親職教育、親職訓練及親職諮商(或治療)。一般性親 ...
三)參與親職教育,分享教育經驗,彼此學習成長。 ... 三)負責推動親職教育的專職單位及推動計畫。 ... 一)推動親職教育的內容、方式多元化,擴大家長參與意願。
2012年5月24日 ... 親職教育(parent education)是指以父母為對象的成人教育,主要功能在增進父母 管教子女的知識能力,以改善親子關係為目標。而且親職教育是自 ...
跳到 親職教育的目的 - 親職教育基本目的包含預防、教育、協助、治療,其範圍有以下所列幾項:(曾嫦嫦、蘇淑貞、劉瓊瑛、施欣欣、張秀如、溫世真合 ...
親職教育 第一章 序論. 親職教育的意義(1)一般性親職教育(2)親職訓練(3)親職諮詢. 親職教育的目的:做好為人父母之準備、增進父母的自我體驗與認同、協助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