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
大佛頂首楞嚴經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 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 譯語 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 證譯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筆受
黃庭堅詩全集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詩人,書法家。修水縣人。其父黃庶(字亞父)慶歷二年(1042)進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詞,作詩學杜甫,有《伐檀集》傳世。
妙法蓮華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 弘傳序 序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藥草喻品第五 授記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法師品第十 見寶塔品第十一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疏 大清 欽賜雲南法界寺講經廣陵沙門 溥畹 述 將釋此經,義啟十門:一教起因緣,二藏教分攝,三義理分齊,四教所被機,五教體淺深,六顯示宗趣,七部類處會,八傳譯時代,九總釋名題,十別解經文。
提要. 「安那般那念」是多數人熟悉修習止觀的方法,雖開展成為「十六勝行」,在時空的演變下,其修習方式似乎是不同的。又,諸經論記載上的出入,特別是關於「身行」(梵kāya-saṃskāra 巴kāya-saṅkhāra)之說明,並不容易掌握其意,且經論中位置不一。如:《雜阿含》803經云:.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第四勝行),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 ...
「十二路技子拳・shierlujiziquan・シーアルルジィツーチュエン」 南拳の一種で、伝えによれば1900年前後、湖南省の雷法香和尚が武岡県を行脚した時、その地で盛んであったとされる拳である。 拳の攻撃性は強く、攻撃を以て防御となし、拳の勢いは ...
法諭 常有法友問淨光師父: 佛世教團的禪修方法是甚麼? 阿含經中有這樣的記載: 有一天尊者舍利弗,在祇樹給孤獨園,看到羅睺羅尊者沒有去托缽,正於樹下專精禪 坐,他向前告訴羅睺羅尊者,「宜修安般念,有大果、大福利」。當日羅睺羅因舍利弗的 勸請而往見世尊,請世尊開示如何修學安般念。其後羅睺羅尊者依佛陀教誡,內寂其 ...
講道技巧大綱 壇務工作之一 壇務工作之二 總務課務工作 文書工作 彌勒祖師師尊師母 老前人白水老人 前人德慧菩薩點傳師 性理窺奧 道義探賾 天道運轉 修道辦道 操持要領大綱 大學 中庸心法傳承 中庸微言大義 論語其書孔子其人 論教學論交友 論仁論孝 ...
2011年8月3日 ... 再來,要能覺知呼吸一切種種前提,對大多數人來說,當然是持續專注力的訓練,只是 這樣的訓練,並不適合混入十六勝行中,因為基本上,十六勝行如同三十七道品一樣, 是由「念」居中貫穿全部,也就是說,十六勝行是以念為主的止觀並重方式來開始,這 要點便如同SA.275的定義:「一心正念,安住觀察」,而這也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