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得分類為交易目的之金融資產或金融負 債,僅限於以下三類:(1)其取得或發生之主要 目的為近期內出售或再買回;(2)其屬合併管理 之一組可辨認金融商品投資之部分,且有證據 顯示近期該組合實際上為短期獲利之操作模
會計處理 原始認列 續後評價 重分類 減損及迴轉 原始認列 續後評價 基本原則 金融資產 以公平價值衡量為 ... 間差額,再減除曾認列之減損金額後之餘額列為當期減損損失 備供出售金融資產 無須處理 交易目的金融資產 符合第13段規定,須與 ...
除第34號公報第3段所列金融商品外,其餘金融商品(含衍生性商品)均應依第34號 公報規定處理。另外,購買或出售非金融項目之合約,若得以現金或其他金融商品淨 ...
2008年10月20日 ... 第104 段(1)相關意見. 本會回應. 第104 段(1)規定“屬衍生性商品者,不得重分類為. 其他類別之金融商品”,倘原本買進混合商品因意. 圖短期內出售而 ...
則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者,應適. 用本公報。企業若持有以其 子公司、關聯企業或合資投資. 權利為標的之衍生性商品,亦應適用本公報,惟該衍生 ...
財務會計準則第三十四號公報之主要內容包括公平價值會計及避險會計兩大 ... 我國 目前對金融商品會計處理(非衍生性商品)或揭露(衍生性商品)之規定,散見於財務 ...
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34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以下簡稱34號公報)於 民國95年 .... (1)以遠期交易為基礎之衍生性商品,其公平價值隨標的價格變化,根據 ...
第34號公報對金融商品(含衍生性商品)提供完整且一致的會計處理準則,為我國邁 向公平價值會計之新紀元,然因其顛覆許多傳統會計處理,恐將造成國內企業相當大 ...
黃蕙茵 近年來,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在國內金融市場蓬勃發展,各類金融商品多元化的 推陳出新,使得金融業的經營環境改變,面臨之風險種類也隨之增加。儘管如此 ...
以公平價值法(Fair Value, FV)認列金融商品乃全球會計潮流; 衍生性金融商品若不以 公平價值評價, ... 第34號公報「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2003首次,2005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