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講前介言 ( 庚申之秋講於論語講習班 ) 這件事必需看得特別,往後沒有這個機會了。因為吾年歲大,無法重復講第二次,而且後來也沒有能像吾一般有這些好事。再者,要有像這麼適中的地點不容易找。
《資治通鍳》 [1],簡稱「通鑑/通鍳」,是北宋 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晉(戰國時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 顯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計 ...
《群書治要》序 《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 西元五九 年——六四九年)於貞觀初年下令編輯。太宗 十六歲隨父從軍,起義平定動亂的社會,戎馬倥傯十餘年。二 十七歲即帝位後,偃武修文, 特別留心於治平之道,休生養民。
了凡四訓白話篇 明朝袁了凡進士原著 民初黃智海先生演述 了凡弘法學會整理 第一篇 立命之學 第二篇 改過之法 第三篇 積善之方 第四篇 謙德之效 整理人的話 附錄 雲谷禪師授袁了凡功過格參雲棲大師自知錄
六祖壇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邱淑真居士整理 前言 經題 本經大意 悟法傳衣第一 釋功德淨土第二 定慧一體第三 教授坐禪第四 傳香懺悔第五 參請機緣第六 南頓北漸第七 唐朝徵詔第八 法門對示第九 付囑流通第十
自序 自從筆者第一次看到《孫子兵法》至今,已經過了十九年了(至 2009 年 止)。大概是在看到此書的五年後,筆者開始對這本充滿智慧的古籍投注大量的心力,並運用各種從古文字堆中耙梳出來的資料,以及上個世紀的相關考古發現,企 圖盡量恢復此 ...
了凡四訓 改造命運心想事成 - 了凡四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前言 《了凡四訓》一書對我影響非常之大,可以說影響了我一生。我非常愛好這本書,也常常讀誦,也講過不少遍。過去所講的跟現在所講的,當然在境界上有些不同,但是往年所講的依舊可以 ...
遼朝時期,蒙古草原上的諸部歸於遼朝統轄。金滅遼後,乘金軍大舉南下而無暇北顧之機,合不勒汗建立了早期的蒙古國家,即蒙兀國,此後蒙古一直侵襲金朝的邊境。合不勒汗死後,俺巴孩汗成為新的大汗。
今漢于蠻夷稱天子,于王侯 稱皇帝。”中國與四海構成世界,同時二者又結成擁有相同君主的政治實體。在這種觀念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政治實體。“四海”觀與“九州觀”相結合,進而形成中國分爲九州的認識 ...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一~五)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七~六)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十一~十五)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十六~二十)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二十一~二十五)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二十六~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