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觀行經由藍榮輝開業於新北市板橋區南雅雅西路二段165號已有32年5個月(1987-05-08),開立統編:33907791提供消費者罐頭、冷凍、脫水及醃漬食品製造業|烘焙炊蒸食品製造業|寵物食品製造業各種商品·技術·服務。…
第一部分 講經緣起 我們今天開始講‘藥師經’,為什麼要講這本經呢?主要的動機是為了這裏的出家同學們,將來出去弘揚佛法的時候,必須要瞭解這本經。在佛教裏,‘藥師佛’可以說是一本在民間流傳很普遍的經典,也可以說是很基本的一本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為 莊嚴。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
略探從世俗諦到勝義諦之順勝義觀 (釋德藏,福嚴佛學院 大學部) 【目次】 一、前言 .2 二、「二諦」之意義 .…3
上士道「發菩提心」導讀 依照下士道、中士道的次第修習,雖然已經可以解脫三界,暫時不在六道中受生,但是有智慧的修行人,是不會因此而滿足的。因為這時所斷除的煩惱與所證的功德都只有少分,尚未圓滿,所以,應遵照佛的勸發菩提心趣入大乘 ...
一、八正道的名稱 八正道是佛初轉法輪所說,是三十七道品中實踐法門的方法,是四諦法中的道諦,是超凡入聖的通途,是離苦得樂的要道,是從此岸渡彼岸的船筏,是學佛人皈依三寶以後要走的道路,是修行從迷到悟的基本法門。
欲愛、色愛是生死的根本,只要有一點點貪愛的念頭,將來還是要繼續受輪迴的果報, 所以修習觀身不淨,來破除我們自己及他人對身體的愛著,以及破除欲愛、色愛的 根本煩惱。 在日常生活當中,看見自貪愛的人,我們就會開始打妄想,想那個人的 頭髮很飄逸,身材很勻稱,或者面貌姣好、清秀、有氣質等,種種念頭就會開始念念 遷流, ...
舊曰四念處,新云四念住。念,即能觀之觀;處,即所觀之境也。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時,告訴阿難陀及弟子說:「 我入滅後,汝等比丘,應依四念處安住。」在廣大的佛法中,為何佛只說安住於四念處?
引文:「當釋迦牟尼佛將要進入涅盤(編按:臨終)的時候,弟子們提出了四個問題,請佛作最後指示。其中一個問題就是: 佛在世時,我們依您而住;現在您要捨我們而涅盤,我們應該怎樣安住呢?佛曰:我涅盤後,你們應以四念處法安住。
唯識學(一)《八識規矩頌》 --前五識頌(5之3)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認識五識: 頌一曰:「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