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粵拼 英文:heart,英文-前置詞:Cardiac;拉丁文-解剖學詞:Cor;希臘語-病理學:Kardia)或者心臟( sam 1 zong 6 ),係脊椎動物胸部嘅肌性纖維性器官,中間係吉嘅,外面包住心包,係循環系統嘅動力器官。
講記 (2) 己二、略說修習軌理分二 庚一、正明修法分二 辛一、正修時應如何分三 壬一、加行分七 癸一、灑掃住處且安佈身語意像分五 子一、住處之要求 子二、以教、理成立須灑掃住處 子三、與灑掃相應之觀修 子四、灑掃之利益 子五、以教、理成立須 ...
一、遍行五者。謂意。觸。受。想。思。 此釋心所法初中名義也。言遍行者。遍乃周遍。所謂無處不至也。行乃心行。即能緣之心。其境乃心行之處。為所緣耳。此五心所。以遍有四一切。謂遍一切善惡之性。
一物之生,親與強力者為因,疏添弱力者為緣。例如種子為因,雨露、農夫等為緣,此因緣和合而生米為果。大乘入楞伽經二曰:「一切法因緣生。」
心所(梵語:caitasika,巴利語:cetasika,藏文:sems byung),又稱心所法、心所有法 、心數、心數法,佛教術語,意指心的所緣、所有,與心相應俱起的法。當心識在運作時 ,會與心識同時發生的各種名法皆可稱為心所。它的功用是作為心的助伴,支持心的 運作。
第一章 第六節 大圓滿法的修行介紹 郭耀華 大圓滿法的修行介紹 大圓滿正行修習,主要為兩種:立斷(徹卻)與頓超(脫噶)。立斷者,乃斷除煩惱之根本,此根本即我執,由是而證悟本覺——本來如是之心性實相。
五 位 百 法 表 心王( 8 )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心所( 51 ) 遍行( 5 ) 觸、作意、受、想、思 別境( 5 ) 欲、勝解、念、定、慧 善 ( 11 ) 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勤、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唯識學(一)《八識規矩頌》 --前五識頌(5之3)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一、認識五識: 頌一曰:「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從前藏密 「 新譯派 」 剛傳 入時,也曾一度 懷疑「普巴金剛」法是 「 苯教 」 所傳的外道,後來 薩迦 法王取出 「 梵 本 」 證明此法不虛,才 平了 眾人之 疑!如今我們已找回《大正藏》所收宋代北印度僧人施護和 中印度 那爛 陀 寺 僧法賢 所譯 的原 ...
菩提道次第直授 ——趣入一切種智速疾道 著者:第五世班禪大師 洛桑耶喜 譯者:緣宗 敬禮大寶上師能仁!